輸電線路故障距離測試儀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0-08-18 17:20:00
瀏覽次數:3124
3.2 測試中的幾個技術問題
1. 波速的測量按以下步驟進行
根據波的傳輸理論,波在架空線路上傳播,遇到開路或短路點時,會發生反射,在線路上產生駐波。波的頻率不同,駐波波峰波穀出現的位置則不同。通過改變波的頻率,可使波的波穀正好出現在信號的注入點。由於架空線路波速是固定的,在已知波速的情況下,就可以計算出線路的長度。
設: f: 注入的信號頻率;
v: 注入的信號沿線路傳輸的速度;
l: 注入信號的波長;
L: 線路長度;
因為: f×l=v
由理論公式推導,可得出:
對於末端短路的線路,當注入的信號頻率由低向高變化,在注入點出現第一個駐波波穀時,線路長度為波長的一半,即:
L= l/2=0.5V/F;
對於末端開路的線路,當注入信號的頻率由低向高變化,在注入點出現第一個駐波波穀時,線路長度為波長的四分之一,即:
L=l/4=0.25V/F。
據這一結論,就可以計算出故障距離。
輸電線路故障距離測試儀帶有精確測頻電路及對駐波波穀進行檢測的模塊,可檢測出發生駐波時的頻率,再根據已有的各電壓等級下的波速,換算出發生故障的點到測量點之間的距離L。由於本儀器帶有數據記憶電路,對測量出的各頻率下的數據進行記錄,可在測試完成後進一步精確分析。
1)將已知長度的被測電纜(假設為500m)接在儀器的輸出端口觸發工作方式置於“脈衝”法。改變測量範圍到636m檔,當此屏幕上應有被測電纜的回波脈衝。
2)按動“►”鍵,使活動光標到回波波穀的起點停下。
3)按上述方改變波速,使故障距離顯示為500m,這時所顯示的波速即為被測電纜的波速。測試電纜時就可預置此傳播速度。
2. 波形比較法
波形比較法是脈衝法的一種特殊方法。其操作步驟是在障礙電纜中,找出一對良好線對,先按脈衝法測試其波形後,按照存儲的操作步驟將此波形存儲。然後再把障礙線對接在儀器的測試端口上,測得障礙波形。按照調出的操作步驟將良好線對的波形調出。顯示屏則同屏顯示出障礙線波形和良好線波形,比較兩者的差異,即可確定故障。如圖11所示。
圖11 比較法波形
3. 充電
儀器充電時將電源插頭插入插孔內,恒流充電保持8小時。